【攘羊】《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邢昺疏:“言因羊来入己家,父即取之。”后以“攘羊”谓扬亲之过。《周书·萧大圜传》:“吾闻湘东王作《梁史》,有之乎?餘传乃可抑扬,帝纪奚若?隐则非实,记则攘羊。”宋刘兼《贻诸学童》诗:“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犊牵情理岂虚。”
【而】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证】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明。保~。~实。作~。对~。论~。人~。物~。 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据。凭~。~书。出入~。~章。有诗为~。~券。
【父】1. 爸爸,母亲的丈夫:~母。~辈。~子。~兄。 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舅~。 | 1. 老年人:田~。渔~。 2. 同“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