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旰】天色晚;日暮。《左传·襄公十四年》:“卫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皆服而朝,日旰不召。”杜预注:“旰,晏也。”杨伯峻注:“旰,日晚也。”《汉书·张汤传》:“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旰,天子忘食。”宋孔平仲《续世说·箴规》:“韩滉专政,每奏事或日旰,它相充位而已。”
【山】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 姓。
【西】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 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 3. 姓。
【逢】1. 遇到:~遇。久别重~。~凶化吉。狭路相~。 2. 迎合,巴结:~迎。~君之恶。 3. 姓。 典
【驿使】使yìshǐ[estafette]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