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日暮rìmù[atdusk]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日暮时分,炊烟袅袅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采樵】。《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三国志·魏志·裴潜传》“秀,咸熙中为尚书僕射”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会三辅乱,人多流宕,而干义不去,与诸知故相浮沉,採樵自活。”唐皮日休《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多云採樵乐,或説林泉候。”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玛纳斯有遣犯之妇入山採樵,突为玛哈沁所执。”一本作“樵采”。打柴。《左传·桓公十二年》:“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杜预注:“樵,薪也。”南朝梁沉约《宿东园》诗:“陈王鬭鸡道,安仁采樵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后】1. 上古称君主:商之先~(先王)。 2. 帝王的妻子:皇~。太~。 3.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 4.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 5.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 6.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 7. 姓。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