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功行成释义


【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2.泛言数目之多。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唐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3.指三千大千世界。南朝宋谢灵运

【功行】1.功绩和德行。《后汉书·杨震传》:“今瓌无佗功行,但以配阿母女,一时之间,既位侍中,又至封侯。”唐韩愈《科斗书后记》:“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韩氏。”宋欧阳修《<江邻几文集>序》:“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士大夫功行。”2.僧道等修行的功夫。唐吕岩《五言》之十五:“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司花女道:‘秋先,汝功行圆满,吾已申奏上帝,有旨封汝为护花使者,专管人间百花。’”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三·陶松云》:“吾弟子三十餘人,皆在下界,汝其

【成】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3. 变为:长~。变~。  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8. 十分之一:增产三~。  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10. 姓。

三千功行成的用户点评


五言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