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献斯止释义


【三献】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仪礼·聘礼》:“荐脯醢,三献。”《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卿一人……郊祀之事,掌三献。”宋王禹偁《南郊大礼》诗之三:“三献欲终侵曙色,百神齐下散天香。”明杨慎《江祀记》:“肃将天祝,幽赞于神明,举爟张乐,三献望燎已,事乃竣。”2.三种祭品。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一》:“祭礼有腥、燖、熟三献。”3.三次呈献。唐韩愈《孟生诗》:“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明何景明《送石秀才下第还赵州》诗:“荆玉已三献,冀羣当一空。”典

【斯】1. 这,这个,这里:~人。~时。以至于~。  2. 乃,就:有备~可以无患。  3. 劈:“墓门有棘,斧以~之”。  4. 古同“厮”,卑贱。  5. 古同“澌”,尽。  6. 姓。

【止】1. 停住不动:~步。截~。  2. 拦阻,使停住:~痛。禁~。  3.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  4. 古同“趾”,脚;脚趾头。

三献斯止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