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宋诗
> 山楼枕上
上一卷
下一卷
懒
尘
吟
晓
鹤
鸦
愁
山
潘
山
听
埃
成
接
唳
啼
多
近
献
楼
上
今
落
残
五
半
睡
寒
可
枕
方
已
叶
灯
更
夜
不
偏
上
钟
厌
中
里
风
月
沈
草
潘献可
山楼枕上
山楼枕上原文
山近寒偏草,愁多睡不沈。鸦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
山楼枕上评点
《山楼枕上》是唐代诗人潘献可的作品,此诗以描写山楼的夜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孤寂寒冷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孤独和忧愁之情。诗首两句以山近寒偏草、愁多睡不沈作为开篇,揭示了诗人心情的落寞与痛苦。山近寒偏草,山下温暖的春意逐渐消退,寒意逼近,映衬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凄凉。“愁多睡不沈”,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忧愁使得他难以入眠。此二句中的草和沈字,繁体草字和沈字可以加入其中,使得文辞更加古拙。接着,下片描写了夜间鸦啼和鹤唳的声音,以及月光和寒风的嘶鸣,烘托出深夜中的寂寥与凄凉。鸦啼半夜月,表达了夜晚的凄寒与孤独。鹤唳五更风,则呈现了寂寞与惆怅之情。五更,表示深夜的时刻,将诗人的无眠与想象力描绘得淋漓尽致。此片描述生动而真实,仿佛让读者感受到了夜晚的幽寂与冷寞。诗的末尾,通过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的描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音景相结合。残灯即将熄灭,映照出诗人的孤独与落寞;落叶凋零,凋零的落叶与诗人内心的悲苦相互呼应。此片表达了诗人对于尘埃之世的厌倦,对于世俗喧嚣的远离之意。懒听上方钟,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外部世界的冷漠与疏离。钟的声音,象征着世俗纷乱的喧嚣,而诗人却不愿去听。总之,潘献可的《山楼枕上》通过运用丰富而真实的意象,将诗人孤独与忧愁的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描写细腻朴实,意境深邃而含蓄,既展示了唐代诗人的个人情感,又表达了对于尘世的无奈和追求内心幽寂的独特愿景。该诗以其古拙优雅的文风,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浓郁唐风之感,可谓诗中之佳作也。之乎者也兮。
潘献可
简介
简介暂无
潘献可
的其它诗歌
寓舍偶题
固城怀归
宁川道中
山楼枕上
四月十八日之桐川
初至庄舍
春晚三客同出郊归途甚醉
端居
山楼枕上诗句
山近寒偏草
愁多睡不沈
鸦啼半夜月
鹤唳五更风
晓接残灯里
吟成落叶中
尘埃今已厌
懒听上方钟
可能你会感兴趣
凉州曲
上西楼
虞美人
浪淘沙
醉桃源
谒金门
清平乐
鹊踏枝之一
长命女
采桑子
最近文章
蛮歌豆蔻北人愁是谁写的
揭秘《道州北池放鹅》中蕴含的名句“我非好鹅癖”
灞上轻薄行中长安无缓步的赏析解读
凤辇寻春半醉回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凤辇寻春半醉回
专家评点“碧水何逶迤”
“我愿分众泉”到底说了什么?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不惜十指弦”在《古薄命妾》中的意义
杨柳枝词二首中春入行宫映翠微的赏析解读
剖析诗句“南浦桃花亚水红”在《南浦篇》中的意义
宁知仲冬时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宁知仲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