芟夷逾旧迹释义


【芟夷】;刈除。《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晋葛洪《抱朴子·名实》:“芳蕙芟夷,臭鲍佩御。”唐杜甫《除草》诗:“芟夷不可闕,疾恶信如讎。”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我在这里虽然开不出甚么美的好花来,但如路旁的杂草那样,总可以迸发几株罢?遇着别有会心的周茂叔,他是不会芟夷它的呢。”2.裁减;删削。《<尚书>序》:“芟夷烦乱,翦截浮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桓宣武与郗超议芟夷朝臣。条牒既定,其夜同宿。”宋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芟夷史籍

【逾】1. 越过,超过:~期。~常(超过寻常)。~分(fèn )(过分)。~越。~恒(超过寻常)。  2. 更加:~甚。

【旧迹】◎旧迹jiùjì(1)[thepastthings]∶指过去发生的事情(2)[historicsite]∶古迹漢

芟夷逾旧迹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