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政】1.妥善的法则。《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2.清明的政治;良好的政令。《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后汉书·臧宫传》:“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南史·垣护之传》:“木连理,上有光如烛,咸以善政所致。”明唐顺之《廷试策》:“要之,官得其人,则善政行而天下蒙其福。”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唐顺宗即位,下令蠲免民间对官府的各种旧欠……这些,在当时都是善政。”3.良好的政绩。《新五代史·杂传·史圭》:“﹝史圭﹞为寧晋、乐寿县令,有善政,县人立碑
【空】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 | 1. 使空,腾出来:~一个格。~出一间房来。 2. 闲着,没被利用的:~白。~地。~额。~房。~缺。 3. 亏欠:亏~。 | ◎ 古同“孔”,洞。
【多】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 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 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6. 表示惊异、赞叹:~好。 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9. 姓。
【尚】1. 还(hái ),仍然:~小。~未。~不可知。 2. 尊崇,注重:~武。~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时~。 4. 矜夸,自负:自~其功。 5. 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 庶几,差不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 姓。 典
【淹】1. 浸没(mò):水~。~没(mò)。~灌。 2. 皮肤被汗液浸渍:胳肢窝被汗~得又痛又痒。 3. 广:~博。~通。~贯(渊博而贯通)。~雅(渊博高雅)。 4. 滞,久留:~留。久~。~滞。~月(滞留一月)。
【屈】1. 使弯曲,与“伸”相对:~曲(qū)。~折。~膝。~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一指。卑躬~膝。 2. 低头,降服:~服。~从。威武不~。 3.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委~。~辱。~才。~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驾。~己待人。 4. 理亏:~心(亏心,昧心)。理~词穷。 5. 姓。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