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尾】1.唐以来士子登第或官吏升迁的庆贺宴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饌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説者谓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焚除,乃得成人,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为人,本尾犹在,体气既合,方为焚之,故云烧尾。一云新羊入羣,乃为诸羊所触,不相亲附,火烧其尾则定……中宗时,兵部尚书韦嗣立新入三品,户部侍郎赵彦昭假金紫,吏部侍郎崔湜復旧官,上命烧尾,令於兴庆池设食。”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烧尾宴》:“士人初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又説:鱼跃龙门,化龙时,必须雷电为烧其尾乃
【且】1.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大。尚~。况~。 2. 表示暂时:苟~偷安。姑~。 3. 表示将要、将近:城~拔矣。年~九十。 4.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走~说。 5. 表示经久:这双鞋~穿呢! 6.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说。 7. 姓。 | 1. 文言助词,用在句末,与“啊”相似。 2. 多的样子。 3. 农历六月的别称。 4. 敬慎的样子:“有萋有~”。 5. 古同“趄”,趑趄。 典
【陪】1. 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伴。~同。~客。~葬。~嫁。失~。 2. 从旁协助,辅佐:~臣。~审。 3. 增加的,非主要的:~衬。~都。 4. 古同“赔”,偿还。
【攀】1. 抓住东西向上爬:~登。~高。~越。~桂(古代指科举考试登第)。~折(zhé)。~附。~援。 2. 拉扯,拉拢,结交:~交。~扯。~谈。~亲。
【桂】1.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剧。~系军阀。 2. 〔~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子飘香”、“~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 3. 姓。
【集】1. 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于灌木”。 2. 聚合,会合:聚~。~合。~会。~体。~团。~训。~散。~资。~中。~大成。~腋成裘。 3. 会合许多著作编成的书:~子。文~。诗~。选~。全~。 4. 大型图书中可以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电视剧中相对独立的段落:上~。第五~。 5. 定期交易的市场:~市。赶~。 6.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部。经史子~。 7. 成就,成功:大业未~。 8. 数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子~。交~。 9.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