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王举人道:‘去年在谁家作馆?’”2.谁,何人。唐张鷟《游仙窟》:“十娘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孙犁《澹定集·致铁凝信(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列有对照表(即
【双】1.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 2. 偶,与“单”相对:~数。~号。 3. 加倍的:~料。~份。 4. 姓。
【旐】1. 古代的一种旗子,上面画着龟蛇:“龟蛇为~。” 2. 引魂幡:“飞~翩以启路。” 典
【扬】1. 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 2. 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 3. 在空中飘动:飘~。 4. 称颂,传播:~言。~威。颂~。~弃。~名。 5. 姓。
【春波】1.春水的波澜。南朝宋谢灵运《孝感赋》:“荑柔叶於枯木,起春波於寒川。”唐张泌《春晚谣》:“萧关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2.指春水。唐杜牧《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诗:“江雨春波阔,园林客梦催。”宋王安石《元珍送緑石砚》诗:“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冷庐杂识·瑀华妹》引清陆瑀华《过蠡泽》诗:“桥边烟影淡无痕,桥外春波緑到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