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牵黄犬】记·李斯列传》:“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牵黄犬”、“牵犬东门”喻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晋书·良吏传·鲁芝》:“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餘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復可得乎!’”宋陆游《短歌行》:“君不见猎徒父子牵黄犬,岁岁秋风上蔡门。”清尤侗《放歌》之三:“一朝束缚咸阳市,牵犬东门岂可得?”亦省作“牵黄”。清钱谦益《九日宴集含暉阁醉歌》:“试问中书传仰药,何似上蔡行牵黄?”典
【出】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3. 离开:~发。~轨。~嫁。 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5. 发生:~事。 6. 显露:~现。~名。 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席。~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10. 显得量多:这米~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东门】1.东城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汉张衡《东京赋》:“西阻九阿,东门于旋。”清王鸣盛《蛾术编》卷四十:“汉唐时州郡多在京师之东,士大夫游宦於京者,出入皆取道东门。”2.复姓。春秋鲁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后因以为姓氏。汉有东门云。
慕容博
此诗“谁牵黄犬出东门”谓讥世人,谁人以狗为伴,步行出门,或者有人借狗出门,不从人情,非礼义也。
若惜几许年华
这句诗有着深厚的古色古香之风,十分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对于文学、哲学有所造诣的人,在此句中更能领悟出其中深刻的含义。
岁月如诗
整个句式飘逸,语意精炼,透露出过人的思考之力。相信此句必将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永恒经典,传颂千万世。
音乐引领我
也可从字形上来考究,此诗诗意虽深,但字形工整,平淡而不失其味。用多种汉字表达同义,为文学之道,必不可少。
OceanEyes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关于狗的传说,比如《西厢记》的“玉容拄杖借问路,一叫黄犬便来走”,其中的黄犬象征了爱情。而此句也是如此,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