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发皓齿释义


【谁】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为】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发】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2. 放,射:~射。百~百中。焕~。  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4. 散开,分散:~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 打开,揭露:~现。~掘。  7. 产生,出现:~生。~愤。奋~。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面。  9. 显现,显出:~病。~抖。~憷。  10. 开始动作:~动。  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

【皓齿】洁白的牙齿。《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皓齿粲烂,宜笑的皪。”唐权德舆《六府诗》:“木兰泛方塘,桂酒启皓齿。”宋柳永《思归乐》词:“皓齿善歌长袖舞,渐引入醉乡深处。”清陈梦雷《今日良宴会》诗:“清歌发皓齿,妙节协笙簧。”郭沫若《芍药及其他·<丁东草·石榴>》:“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参见“皓齿朱脣”。

谁为发皓齿的用户点评


你奋不顾身我独顾你

2024-08-03 08:34:03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胡琴琴已断,笛竹声犹悲,月明星稀乱,飞鸟绕枝啼,何言此情少,愁绝如今是”这样一句感慨万千的诗句,而晚唐诗人杜牧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也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悲凉之美。而以“谁为发皓齿”这句诗为论,也能看出唐代诗人的高超才华。

浮云掠过

2024-08-02 06:54:45

对于“发皓齿”这个词,行文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发亮白齿,还包含着从年轻到年老、从盛行到衰弱的生命历程。唐代诗人通过“发皓齿”这个词表达了人们对于青春美好、长寿健康的向往。

独自守夜

2024-08-01 10:58:39

在唐代盛行写草的题材,唐代文人也对草深有感触,难怪白居易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见草的生命力旺盛,即使在春夏秋冬的轮替中,草依然顽强地存在。而“谁为发皓齿”这句诗也道出了生命不息,追求美丽不止的伟大真谛。

红袖添香

2024-07-31 16:56:04

从文学角度来讲,“谁为发皓齿”究竟是句疑问句亦或感叹句,也许正是这种模棱两可、用词含糊的表达方式,更能够引起读者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何为发皓齿的真谛?这是唐代诗人不断追求、不断探寻的方向。

命运骑士

2024-07-31 06:23:26

总之,唐代诗人以含蓄、深沉的笔墨,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对于美好的向往、对于生命的渴求逐一融入到了那些押韵工整、寥寥数语却意味深长的诗句中。这种特有风格,也正是唐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