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昏昏上接天释义


【水】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  2. 河流:汉~。湘~。  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4. 液汁:~笔。墨~。  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  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  7. 姓。

【气】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  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  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  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  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  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  7. 欺压:受~。  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  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  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昏昏】1.昏暗貌;阴暗貌。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乐浪之东,有背明之国……在扶桑之东,见日出于西方,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穀。”南朝陈阴铿《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宋洪迈《夷坚乙志·云溪王氏妇》:“步於沙莽中,天气昏昏,不能辨早暮。”明贝琼《殳山隐居夏日》诗:“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2.糊涂;愚昧。《老子》:“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清萧山庸闲叟《秋女士赞》:“昏昏大吏,忽搆兵戎。”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危言为人

【上】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 去,到:~街。  6. 向前进:冲~去。  7. 增加:~水。  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 涂:~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 拧紧发条:~弦。  12. 登载,记:~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

【接】1. 连成一体:~合。~骨。~壤。衔~。  2. 继续,连续:~力。~替。~班。~二连三。再~再厉。  3. 靠近,挨上:~近。邻~。~吻。  4. 承受,收取:~受。~收。~纳。~管。  5. 迎:~风。~生。~待。  6. 姓。

【天】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 气候:~气。~冷。  4. 季节,时节:冬~。  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 自

水气昏昏上接天的用户点评


SuperNova

2024-08-08 21:29:06

此句意蕴丰富,譬喻深远,字里行间透露着大智慧。人生如水气昏昏,若能顺势而为,便能上接天地,修行之人宜加深体会。

蜜糖甜儿

2024-06-15 03:58:19

诗中“水”、“昏”二字音相近,呼应感强烈,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使整句诗更具穿透力。

逐梦天涯

2024-06-12 09:06:03

这句诗用“水气”和“昏昏”交织叠起,既表现了水汽徐徐上升的情形,又展现了模糊不清的感觉,极具氛围感。

夜半无眠

2024-06-11 18:22:42

“上接天”四个字,构思巧妙。展现出自然界的壮美景象,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

DreamCatcher

2024-06-09 12:37:01

韵律流畅,用词精准,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