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天形两不殊释义


【水色】1.水面呈现的色泽。南朝梁简文帝《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唐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茅盾《子夜》十七:“四面一望无际,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碧野《月亮湖》:“斜日照着湖面,水色变化无穷,闪光的地方像银鳞,深苍的地方像绿缎。”2.淡青色,接近白色。陈澄之《慈禧西幸记·沐猴而冠》:“珍珠也带到了,奶奶要的是一百零八颗,现在一式一样大小,滴溜滚圆的,一般水色的带来了一百二十一颗。”3.方言。指人的白里透红的面色。如:那个姑娘脸上一点水色也没有。4.指有水色。《新

【天】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 气候:~气。~冷。  4. 季节,时节:冬~。  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 自

【形】1. 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  2. 样子:~状。~式。~态。~迹。地~。情~。  3. 表现:~诸笔墨。喜~于色。  4. 对照,比较:相~见绌。  5. 状况,地势:~势。  6. 古同“型”,模子。  7. 古同“刑”,刑罚。 网

【两】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不殊】1.没有区别;一样。汉扬雄《解嘲》:“世异事变,人道不殊。”唐杜甫《小至》诗:“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人情物理,大抵不殊。”2.谓身首尚未分离。指自杀未死。《汉书·淮南王传》:“太子自刑,不殊。”颜师古注:“殊,絶也,虽自刑杀,而身首不絶也。”明陶宗仪《辍耕录·杨贞妇》:“静安守节不嫁,权贵争求之,至截髮自剄,不殊。”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刘藻﹞因於三月癸酉中夜,挑灯默坐,驱侍者出,自剄不殊,宛转於牀榻间,七日乃死。”3.未绝。《新唐书·吴

水色天形两不殊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