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已学京都样释义


【梳】1. 整理头发的用具:木~。角~。  2. 用梳子整理头发:~头。~洗(梳头洗脸)。~妆。~辫子(喻把纷繁的事项、问题等进行分析归类)。

【头】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8. 首领:~子。~目。  9. 方面:他们是一~的。  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11. 量词,多指牲畜:一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学】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  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  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京】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  2. 大。  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  5. 姓。 典

【都】1. 大都市:~市。~会。通~大邑。  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首~。国~。京~。建~。  3.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  4. 总:~为一集。  5. 居:“~卿相之位”。  6. 古代称头目、首领。  7. 姓。 | 1. 全,完全:~要。功课学得~不错。  2. 表示语气的加重:一动~不动。 典

【样】1. 形状:~子。模~。图~。同~。装模作~。  2. 种类:花~。各种各~。  3. 做标准的东西:~板。~本。~品。榜~。

梳头已学京都样的用户点评


Yelleo

2024-07-28 14:33:22

“梳头已学京都样”,此语出自元代杨洪基的《梦梁录》。此诗表现了人们在时尚影响下,不断改变自己的形象,追求新潮。以下是本人的几点评述。

断桥残月

2024-07-26 22:55:00

梳头是人们生活中一个细节。梳头已学京都样,展现时尚与文化的相互融合,极大地弘扬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性的美好。这一现象定会永远存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

古剑倚天

2024-07-26 18:39:06

诗中“梳头”一词,指的是对自己外表的装饰和美化。这种对美的强烈渴求和对流行趋势的追求,不仅是当时人们的现象,也是今天年轻人们的追求。

翱翔的自由22222

2024-07-26 07:28:21

“梳头已学京都样”此句中,可见“京都”二字,即京城,是指当时的福建福州、建阳等地。意思是福建地区的人们流行梳京都的发式,拥抱时尚,追求美丽。可见时尚风尚影响是无远弗届的。

进击的小菜菜

2024-07-26 07:22:34

不仅在今天,时尚风尚影响自古已有。从古至今,人们在潮流的扶持下,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变化,展现时代的变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