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时】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2. 较长的时间:~代。古~。 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5. 常常:~常。学而~习之。 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9. 某一时刻:按~上班。 10. 不定时,有时候:~而。
【红翠】山鸟名。唐皮日休《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红翠数声瑶室响,真檀一炷石楼深。”自注:“红翠,山鸟名。”宋张先《离亭宴·公择别吴兴》词:“随处是,离亭别宴。红翠成轮歌未徧,已恨野桥风便。”漢
【交】1. 付托,付给:~活儿。~卷。~差。 2. 相错,接合:~点。~界。~错。~相。~辉。~响乐。 3. 互相来往联系:~流。~易。~涉。 4. 与人相友好:~朋友。~契。 5. 一齐,同时:~并。~作。风雨~加。 6. 两性和合:性~。杂~。 7. 同“跤”。
【飞翻】1.亦作“飞飜”。飞翔翻腾。汉王粲《赠蔡子笃》诗:“苟非鸿鵰,孰能飞飜。”唐曹唐《长安客舍叙邵陵归宴寄永州萧使君》诗之二:“不知何路却飞翻,虚受贤侯郑重恩。”宋王禹偁《中书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点缀於五城双闕,飞飜於三市九衢。”2.谓翻落。清纳兰性德《虎阜》诗:“金虎既销灭,玉燕亦飞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