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释义


【送君】鼓的别称。宋无名氏《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以】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

【阳关】1.古邑名。春秋鲁地,后入齐。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偏东而南约六十里。《左传·襄公十七年》:“高厚围臧紇于防。师自阳关逆臧孙,至于旅松。”2.古聚落名。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将数千兵,徼之於阳关。”李贤注:“聚名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潁水东南流,逕阳关聚,聚夹水相对,俗谓之东西二土城也。”3.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因位于玉门关以南,故称。《汉书·地理志下》:“敦煌郡……龙勒。有阳关、玉门关,皆都尉治。”唐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堕泪】指堕泪碑。借喻死者德高望重,百姓望其碑而落泪。南朝陈徐陵《司空章昭远墓志》:“长安传坐,恩礼盛於西京;襄阳堕泪,悲慟喧於南北。”唐苗神客《乙速孤神庆碑》:“庶使波溢渤澥,识堕泪於千龄。”宋张齐贤《洛阳縉绅旧闻记·齐王张令公外传》:“知齐王於唐末有大功,洛民受赐者四十年,比夫甘棠堕泪,宜昭祀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声】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的用户点评


风华绝代

2024-08-07 07:28:35

“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这句诗字字珠玑,千古流传。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感情,更寄托了汉文化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端漫步77777

2024-08-05 22:51:03

是何方神圣,能够送君于阳关,又能让阳关落泪之声呢?这句诗中,阳关不仅是地名,更是华夏文明之源。送君的含义在古代是一种礼仪,通常意为送别,传递着微妙的情感。

梦回大唐

2024-08-04 06:50:59

以阳关堕泪之声,表达的是在送别时的无尽悲伤,这与“送君”的含义相符合。堕泪之声,也是人类情感的流露,哭泣也是对离别不舍的一种表达方式。

whistlingWind2

2024-08-01 15:42:21

今人读此诗,则更能体味到离别之情和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人类的情感是永恒不变的,古华夏的思想和文化也在时光中流传不衰。

岁月痕

2024-07-31 22:32:00

“阳关”这个地名来自《左传》,“堕泪之声”自然和《史记》中关于民谣的记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历史典故的熟谙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