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和竹子。《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后因以“松筠”喻节操坚贞。南朝齐王融《奉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日月共为照,松筠俱以贞。”《梁书·元法僧等传论》:“侃则临危不挠,鸦仁守义殞命,可谓志等松筠,心均铁石。”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浪迹同生死,无心耻贱贫。偶然存蔗芋,幸各对松筠。”《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娇鸞松筠之志虽存,风月之情已动。”汉
【自】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拥蔽】。《礼记·内则》:“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周书·异域传下·鄯善》:“人每以为候,亦即将毡拥蔽鼻口。”2.隔绝,阻塞。《韩非子·二柄》:“故劫杀拥蔽之主,非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汉王符《潜夫论·交际》:“此奸雄所以逐党进而处子所以愈拥蔽也。”《新唐书·颜真卿传》:“昔太宗勤劳庶政,其《司门式》曰:‘无门籍者有急奏,令监司与仗家引对,不得关碍。’防拥蔽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口鼻如有物拥蔽,气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