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无】◎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典
【笋】1.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 2. 竹子的青皮:~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 3. 古同“榫”。 典
【虚器】1.谓有其器而无其位。器,指古代表示等级的车服、仪制等。《左传·文公二年》:“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杜预注:“谓居蔡、山节藻棁也,有其器而无其位,故曰虚。”孔颖达疏引郑玄曰:“蔡,谓国君之守龟;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皆非文仲所当有之。”2.言空有帝王的名位而无其实。《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邓后称制终身,号令自出……至使嗣主侧目,敛衽於虚器,直生怀懣,悬书於象魏。”李贤注:“器谓神器,諭帝位也。”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昭宗遇弑》:“昭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