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然suīrán(1)[evenifthough;although]——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2)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evenso]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佥议】1.众人的意见。多用于群臣百官。南朝梁沉约《授萧惠休右僕射诏》:“入副朝端,僉议斯在。”唐白居易《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仪曹之选,僉议所归。”《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六年》:“﹝宋璟﹞又奏:‘大理卿元行冲素称才行,初用之时,实允僉议;当事之后,颇非称职,请復以为左散骑常侍。’”2.共同商议。《宋史·胡銓传》:“檜之遂非愎諫,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臺諫、侍臣僉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己,而令臺諫、侍臣共分谤耳。”《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先是全斌受詔,每制置必与诸将僉议,因是虽小事亦各为异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