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 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 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俭】1. 节省,不浪费:~省。~朴。勤~。克勤克~。 2. 贫乏,歉收:~月。~岁。~腹(腹中空虚,喻知识贫乏)。
【憎】◎ 恨,厌恶,嫌:~恨。~恶。爱~。面目可~。
【浮侈】奢侈。汉王符《潜夫论·浮侈》:“今天下浮侈离本,僭侈过上,亦已甚矣。”宋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公慤守家政,以清约先己,不为浮侈隳其世法。”明唐顺之《赠宜兴尹林君序》:“豪家富人竞为浮侈,与吴会争胜。”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王符主张禁止浮侈,节省民力。”2.华而不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然恳惻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