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星】星。《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台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因以喻指宰辅。唐李白《上崔相百忧章》:“台星再朗,天网重恢。”宋杨万里《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诗:“天极八重心未死,台星三点坼方休。”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秀毓山川,灵分草木,几番焰夺台星。”清顾炎武《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龙驭杳安之,台星陨衡鼐。”典
【遥】◎ 远:~远。~望。~想。~瞻。~指。~瞩。~相呼应。路~知马力。~测。~感。~控。
【映】1. 照射:~射。~照。 2. 反照,照射而显示:反~(a.反照,反射;b.把容观事物表现出来;c.向上级转达,如“~~群众意见”)。~衬(映托使显现)。~雪读书(形容家贫而苦读)。
【月】1.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2.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初】1.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版。~试。~创。~绽。~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 2.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衷。和好如~。 3. 姓。 汉
【升】1. 容量单位。 2. 量粮食的器具。 3. 向上,高起,提高:~力(亦称“举力”)。~格。~华(a.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b.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迁。~值。~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