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晕】色。与妇女眉旁的晕色相似,故称。宋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九:“鮫綃剪碎玉簪轻,檀晕粧成雪月明。”宋陆游《和谭德称送牡丹》:“洛阳春色擅中州,檀晕鞓红总胜流。”
【鞓红】1.牡丹的一种。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鞓红者,单叶深红花,出青州,亦曰青州红……其色类腰带鞓,故谓之鞓红。”宋陆游《栽牡丹》诗:“携锄庭下劚苍苔,墨紫鞓红手自栽。”明朱有燉《风月牡丹仙》第一折:“姚黄魏紫驰名姓,鞓红玉板相辉映。”2.泛指深红色的花。清曹寅《客馈洋茶半开戏题》诗:“浅擘鞓红皱纈开,半含宝气脱珠胎。”3.指花色深红。宋陆游《潺湲阁小立》诗:“水纹靴皱风初紧,花色鞓红露未乾。”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杂诗得十三绝句》之一:“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鞓红晚气凉。”
【总】1. 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汇~。 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 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经理。~统。 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 5. 经常,一直:~是这样。 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 网
【胜】1.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利。得~。~券(指胜利的把握)。~负。无往不~。 2. 超过,占优势:~似。优~。以少~多。 3. 优美的:~地。~景。~境。~迹。~状(胜景)。 4. 古代妇女的饰物:花~。彩~。 5. 能承担,能承受(旧读shēng ):~任。不~其烦。 6. 尽(旧读shēng ):不~感激。 典
【流】1.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 3.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 4.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 5.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 6.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 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