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小组委顺未必非释义


【同】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  3. 和,跟:~流合污。  4. 姓。 | ◎ 〔胡~〕见“胡”。

【小】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 时间短:~坐。~住。  4. 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 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6. 妾:~房。 典

【组】1. 结合,构成:~成。~合。~阁。~织。~编。  2. 因工作和学习的需要而结合成的小单位:互助~。创作~。  3. 合成一体的(文艺作品):~诗。~画。~曲。~舞。  4. 古代指丝带:~缨(系冠的丝带)。~绶(玉佩上系玉的丝带)。  5. 量词,用于事物的集体:两~电池。

【委顺】1.谓自然所赋予的和顺之气。《庄子·知北游》:“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2.顺从。唐皮日休《祀疟疠文》:“柔佞之言,惑于君前,委顺未足,国步移焉。”3.顺应自然。唐白居易《委顺》诗:“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梁新﹞仕至尚医奉御,有一朝士诣之,梁奉御曰:‘何不早见示?风疾已深矣,请速归处置家事,委顺而已。’”明高攀龙《语》:“但知委顺,而不知尽道,非知命者也。”4.旧指僧人之死。《景德传灯录·慧可大师》:“﹝翟仲侃﹞加师以非法,师怡然委顺,识真者谓之偿债。”

【未】1. 不,不曾,没有:~必。~曾(céng )。~来。~尝。~竟(没有完成的)。~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3. 用于记时:~时(下午一点至三点)。  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君除吏尽~?吾亦欲除吏”。 典

【必】1. 一定:~定。~然。~须(一定要)。~需(不可少的)。势~。未~。事~躬亲。  2. 决定,肯定:“深念远虑兮,胜乃可~”。  3. 固执:“毋意,毋~”。  4. 果真,假使:“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非】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  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  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  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同小组委顺未必非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