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1. 步行:~步。~涉。 2. 空:~手。 3. 白白地:~然。~劳无益。 4. 只;仅仅:家~四壁。 5. 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 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 7. 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 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宁王】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寧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孙星衍注引郑玄曰:“受命曰寧王。”孙星衍疏:“郑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寧王’者,《君奭》云‘惟寧王德’,郑注云‘寧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誥》云‘周公谓文王为寧王,成王亦谓武王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文王,“寧”当作“文”。参阅曾运乾《尚书正读》。2.指唐李宪。睿宗长子,封宁王。善音律。死后,玄宗封为让皇帝。唐温庭筠《弹筝人》诗:“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寧王。”3.明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于大宁,称
【奉】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 4. 信仰:信~。素~佛教。 5. 供养,伺候:~养。供~。侍~。 6. 姓。 7. 古同“俸”,薪金。
【太真】混沌之气。《文选·傅毅<舞赋>》:“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李善注:“太真,太极真气也。”《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真剖割,通之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精专,是名阴阳。”2.仙女名。《云笈七籤》卷九八:“太真夫人者,王母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婉罗,字勃遂。”3.唐杨贵妃号。《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唐罗隐《牡丹》诗:“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栏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鶯鶯﹞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明杨珽《龙膏记·邪萌》:“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