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云烟兮合窅冥释义


【吐】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痰。吞~。~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高粱~穗。~故纳新。  3. 说出:~话。一~为快。 | 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上~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还不义之财。

【云烟】únyān[cloudandmist]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云烟沸涌。——唐·李朝威《柳毅传》出没于云烟。——明·顾炎武《复庵记》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合】1. 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  2. 聚集:~力。~办。~股。~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格。~法。情投意~。  4. 应该:~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家欢乐。  6. 计,折算:~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窅冥】1.幽暗貌。汉陆贾《新语·资质》:“﹝楩柟豫章﹞仆於嵬崔之山,顿於窅冥之溪。”唐元稹《三遣悲怀》诗:“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清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日晡烟生,林木窅冥。”2.遥远处;遥空。唐李白《春日行》:“帝不去,留镐京;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唐方干《题法华寺绝顶禅家壁》诗:“苍翠岧嶢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清黄子云《大洋》诗:“不觉舟如叶,随风入窅冥。”漢

吐云烟兮合窅冥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