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兄赍志去释义


【挽】1. 拉,牵引:~弓。~留。  2. 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救。力~狂澜。  3. 追悼死人:~词。~联。~幛。  4. 古同“晚”,后来的。  5. 同“绾”。 典

【兄】◎ 哥哥:胞~。堂~。表~。 典

【赍志】“賷志”。怀抱着志愿。唐黄滔《祭崔补阙文》:“賫志殁地,其痛何如?”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还有一等兔死狗烹,衔寃賷志,如汉代韩彭。”林基路《囚徒歌》:“但见忧国伤时之士,赍志含愤赴刑场。”齎志:谓怀抱着志愿。南朝梁江淹《恨赋》:“齎志没地,长怀无已。”宋晁补之《蔡州叔父金部挽辞》之一:“清世急贤千载事,白头齎志一州麾。”清万邦荣《偶感》诗:“卧龙思復汉,齎志何曾申。”典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挽兄赍志去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