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住征衣为濯尘释义


【挽】1. 拉,牵引:~弓。~留。  2. 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救。力~狂澜。  3. 追悼死人:~词。~联。~幛。  4. 古同“晚”,后来的。  5. 同“绾”。 典

【住】1. 长期居留或短暂歇息:居~。~宿。~房。~户。  2. 停,止,歇下:~手。雨~了。  3. 动词的补语(a.表示稳当或牢固,如“站~”;b.表示停顿或静止,如“他愣~了”。c.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如“支持不~了”)。

【征衣】1.旅人之衣。唐岑参《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宋刘儗《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清孙枝蔚《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2.出征将士之衣。唐赵嘏《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宋司马光《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清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3.泛指军服。续范亭《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为】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濯】1. 洗:~足。  2. 〔~~〕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童山”。  3. 祓除罪恶。 | ◎ 古通“棹”。

【尘】1. 飞扬的灰土:~土。~埃。~垢。~芥(尘土和小草,喻轻微的事物)。粉~。烟~。甚嚣~上。望~莫及。  2. 佛家、道家指人间:红~。~世。

挽住征衣为濯尘的用户点评


DreamyEyes

2024-08-04 04:09:01

其次,用词独特,将不同场景、情感交织在一起,语境生动有力。说的是帘捧宿霭峰峦高,疑是银河落九天;挽住征衣为濯尘,磨洗几回始堪怜。触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刻体悟。

独立心中秋

2024-08-03 14:32:44

最后,白居易的这句诗意趣横生、含义丰富,语言简练而又清新,展现了诗人极高的文学才华和人文素养,深深感染了后人。它既充满深奥的哲理性内涵,又富有浪漫的感性表达,精粹而又深刻,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莲花泪

2024-08-01 17:10:40

这句诗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末句,清雅而深情。下面我将从韵律、词语、意境等方面为大家解读这句诗。 首先,本句诗的韵律优美动听,展现出唐代诗歌的特有魅力。前两个字“挽住”与后两个字“为濯尘”错综呼应,令人耳目一新,充满韵律美感。

清风志

2024-07-31 22:31:34

此外,此句诗充满哲理,在不经意间表达出了人性中一份苍凉、纠结的情感,令人不自觉地被深深感染。说明了白居易诗歌中深层次、细腻、朴实而又极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呈现出一种凄婉、浪漫而又震撼人心的诗歌魅力。

江湖再见

2024-07-30 20:47:41

接着,此句诗的意境极强,深具启迪意义。挽住征衣,象征着留恋,意在不愿离别;为濯尘,寓意着将净鸡毛小事干净于身,意在希望旅途顺利,归来后亦无尘垢影响。此意境震撼人心,管窥天下事、道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