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2. 刺画花纹:~身。 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 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 9. 温和:~火。~静。~雅。
【词】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 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 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
【俊发】犹英发。谓才识、情性、文采等充分表现出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北齐书·卢潜传》:“昌衡从父弟思道,魏处士道亮之子,神情俊发,少以才学有盛名。”宋楼钥《代书寄内弟耐翁总干》诗:“文采既俊发,吏才人共推。”
【吐】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痰。吞~。~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高粱~穗。~故纳新。 3. 说出:~话。一~为快。 | 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上~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还不义之财。
【青春】◎青春qīngchūn(1)[youth]∶青年时代壮丽的青春(2)也用于比喻百年老厂恢复了青春(3)[age]∶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龄青春几何(4)[spring]∶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春天称青春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