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书报已取安康襄阳路将至九江矣悲喜交怀作长句——闻过岘首已冬至
【闻】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 3. 出名,有名望:~人。~达。 4. 名声:令~(好名声)。丑~。 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 6. 姓。
【过】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 ◎ 姓。
【岘首】湖北襄阳县南的岘山。唐孟浩然《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诗:“峴首晨风送,江陵夜火迎。”清钱谦益《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峴首之涕,牛山之悲,又于吾身亲见之,是能不为之嘆息哉!”参见“峴山”、“峴山碑”。
【已】1. 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 2. 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 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 4. 太,过:不为~甚。 5. 古同“以”。
【冬至】◎冬至Dōngzhì[theWinterSolstice]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Crazyv简约-风格
「既」字是一种考虑深周的词,既带出「已」的时态,又带出「闻过」的跨越,让诗句突破了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超越了作者个人的生命禀赋,显现出大时代的气息。这也是文学价值最为重要的地方。
漫步在城市夜晚
「过」字实际是一个跨越过去的意象。作者隐含说出了他的旅行历程,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也表露了对人世的疏离。这字在点题点解,张弛有度之妙当真是颇具匠心之举。
光明使者
闻过岘首已冬至,乍听之下,似乎只是一句简单的描述自然现象的诗句。然而,经过深入阐释,尤其是配以博大精深的评论,这句诗会成为一幅如意算盘般千变万化的图案,使人惊叹作者高超的文字艺术。以下是五段对这句诗的点评:
幸福甜蜜蜜
「已」字在此句中的运用非常妙。它可以看做「已经」,强调了「冬至」已经到了,宣示了季节的深度和彻底。同时,也可看做「已经不再」,意味着「如今已经不在岘山闻松柏之香了」。这种虚化表达,巧妙地营造了时空的远古感和文人的悲凉情怀。
fierceWarrior12
作者以岘山之闻松柏,代表自己的感悟神思。巨松高立,秉性坚忍,古人常以此来象征诗人的志骨。而松树的香味,一方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叹之情,另一方面,也点出了诗人追求高洁、厚实的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