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犹听说。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説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清吴伟业《闻台州警》诗之一:“闻説天台踰万丈,可容长啸碧峯头?”
【边隅】亦作“邉隅”。1.犹边境。《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魴远在边隅,江汜分絶,恩泽教化,未蒙抚及。”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一戎而荒景肃清,再鼓而边隅底定。”明冯梦龙《邯郸梦·宇文计陷》:“那将在军中呵,随机行止,况收復千里邉隅。”郭孝成《云南光复记》:“广西僻在边隅,民穷势蹙,外无应援,内乏餉械,邻封悉树汉帜,一隅何能孤守。”2.边缘。宋苏洵《答二任》诗:“闻君猒蜀乐上蔡,占地百顷无邉隅。”
【长】1. 两端的距离:~度。 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 1. 生长,成长:~疮。 2. 增加:~知识。 3.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5.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草】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
【莱】1. 藜。 2. 〔~菔〕萝卜的别称。 3. 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亦指田废生草:“政烦赋重,田~多荒”。 典 方言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