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自称,自己,亦指自己一方:~们。~见(我自己的看法)。~辈。~侪(我们)。自~。~盈彼竭。
【来】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
【九】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 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载】1. 年;岁:千~难逢。三年两~。 2. 记录;刊登;描绘:记~。连~。转~。 | 1. 装,用交通工具装:~客。~货。~重。~体。装~。满~而归。 2. 充满:怨声~道。 3. 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歌~舞。 4. 姓。
【叨】1. 承受:~光。~扰(谢人款待的话)。~陪。 2. 古同“饕”,贪。 | ◎ 〔~~〕话多(后一个“叨”读轻声)。
【民牧】谓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陈书·世祖纪》:“朕自居民牧之重,託在王公之上,顾其寡昧,鬱于治道。”元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奉使为民牧,宣威到海旁。”明刘基《送海宁尹知州之官序》:“天子有民不能徧治,故托之守令。故守令谓之民牧。”清唐甄《潜书·考功》:“身为民牧,藉权以行惠,苟非顽薄之资,其谁不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