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俱下】捷神速。《三国志·魏志·应瑒传》“后为五官将文学”裴松之注引晋华峤《汉书》:“瑒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纔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元李冶《敬斋古今黈》卷四:“应奉读书,五行俱下;宋孝武省读书奏,能七行俱下,盖言其敏也。”亦作“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尚】1. 还(hái ),仍然:~小。~未。~不可知。 2. 尊崇,注重:~武。~贤(a.崇尚贤人;b.《墨子》篇名,内容阐述墨子的一种政治主张)。 3. 社会上共同遵从的风俗、习惯等:风~。时~。 4. 矜夸,自负:自~其功。 5. 古,久远:“故乐之所由来者~矣,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 6. 庶几,差不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之意)。 7. 姓。 典
【嫌】1. 可疑之点:~疑。避~。涉~。 2. 厌恶,不满意:~恶(wù ㄨˋ)。~弃。讨人~。 3. 怨:尽释前~。~隙(由猜疑而形成的仇怨)。
【迟】1. 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 2. 晚:~到。~暮,~早。推~。延~。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