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如头垢念爬梳释义


【兀】1.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鹫。“蜀山~,阿房出。”  2. 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  3.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那。~的(dì)(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如】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4. 到,往:~厕。  5. 假若,假设:~果。~若。假~。  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 与,和:“公~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

【头】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8. 首领:~子。~目。  9. 方面:他们是一~的。  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11. 量词,多指牲畜:一

【垢】1. 污秽,脏东西:污~。泥~。牙~。~腻。~秽。~敝(又脏又破)。  2. 同“诟”。

【念】1. 惦记,常常想:惦~。怀~。~头(思想、想法)。悼~。~旧。~物。  2. 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意~。杂~。信~。  3. 说,读,诵读:~白(戏剧道白)。~叨。~经。~书。  4. “廿”的大写。  5. 姓。

【爬梳】梳理。宋陆游《行东山下至南岩》诗:“坐觉尘襟真一洗,正如头垢得爬梳。”2.谓整治繁乱而使之有条理。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蜂屯蚁杂,不可爬梳。”宋苏轼《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代北诸生渐狂简,牀头杂説为爬梳。”清恽敬《答吴白厂书》:“敬回县后,诸事如蝟毛,不可爬梳。”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尚书易解>序》:“先儒所称詰詘聱牙号为不易读者,得君爬梳而整比之,庶几乎人人可读矣。”

兀如头垢念爬梳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