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1.外界事物。三国魏曹植《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晋王谧《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北歷覆釜堆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汉魏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清刘大櫆《<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叶圣陶《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搜奇】谓寻求奇特语句或杰出人才、奇异事物。唐司空图《争名》诗:“争名岂在更搜奇,不朽纔消一句诗。”明黄周星《登洞庭西山缥缈峰放歌》:“我来终是苦骄阳,搜奇讨胜空徬徨。”清戴名世《<傅天集>序》:“今天子仁圣,迈於成周,搜奇拔滞,鑾舆所至,无遗贤焉。”汪辟疆《<集异记>叙录》:“此书虽为小説家言,然唐宋以来,其所以流传不废者,实以文辞雅饰,搜奇述异,雋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