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闺】年女子的内室。唐陶翰《柳陌听早莺》诗:“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前蜀韦庄《赠姬人》诗:“请看京与洛,谁在旧香闺。”宋柳永《临江仙引》词:“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清李渔《风筝误·闺哄》:“小生蒙詹家二小姐多情眷恋,约我一更之后,潜入香闺。”2.指青年女子;闺女。唐司空图《冯燕歌》:“传道张婴偏嗜酒,从此香闺为我有。”郭沫若《<离骚>今译》:“趁着这琼枝上的瑶花还未飘零,我要到下方去送给可爱的香闺。”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织】1.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布。编~。~女(❶织布、织绸的女子;❷指织女星)。棉~物。 2. 引申为构成:罗~罪名。 3.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锦。~文(即“织锦”)。~贝(织成贝文的锦)。 | ◎ 古同“帜”,旗帜。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