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过忘日昃释义


【相过】1.谓太阳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杜预注:“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长短极,故相过。”杨伯峻注:“谈迁《国榷》引明李天经曰:‘太阳行黄道中线,迨二分而黄道与赤道相交,是为同道。二至则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是谓相过。’”2.互相超越。《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相过。”宋苏轼《儒者可与守成论》:“德既无以相过,则智胜而已矣。”3.互相往来。

【忘】◎ 不记得,遗漏:~记。~却。~怀。~我。~情。~乎所以。

【日昃】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易·离》:“日昃之离,何可久也?”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昼而访问至於日昃,夕而省览至於夜分。”清陈梦雷《华严岭》诗:“日昃下层冈,遥遥度阡陌。”汉

相过忘日昃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