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岁】一年;岁首正月。《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王逸注:“献,进;征,行也。言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万物皆感气而生。”《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岁。”宋司马光《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清刘献廷《郴州元旦》诗之三:“新知指可屈,献岁亦劳劳。”
【视】1. 看:~觉。~力。~野。鄙~。注~。近~。~而不见。熟~无睹。 2. 亲临某事:~事。~察。 3. 看待:藐~。重~。等闲~之。 4. 看望:探~。省(xǐng )~。 5. 比照:“天子之卿受地~侯”。 6. 古同“示”,表明。
【元朔】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唐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园陵尚新。”清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