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勺之仁释义


【箫勺】名。《箫》,舜乐;《勺》,周乐。亦谓以《簫》《勺》之乐进行教化。《汉书·礼乐志》:“行乐交逆,《簫》《勺》羣慝。”颜师古注:“晋灼曰:‘《簫》,舜乐也。《勺》,周乐也。言以乐征伐也。’言制定新乐,教化流行,则逆乱之徒尽交欢也。慝,恶也。”唐李德裕《谢恩不许让官表状》:“况今四表无事,六气斯和,《簫》《勺》可致於太平,文轨尽同於元化。”宋王安石《上集贤相公启》:“坯冶一陶,辅成於醇化,《簫》《勺》羣慝,躋格於太宁。”宋范成大《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簫》《勺》妖氛静,甄陶叶气还。”典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仁】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  3. 姓。

箫勺之仁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