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光】光。南朝梁简文帝《侍游新亭应令》诗:“晓光浮野映,朝烟承日迴。”唐杜荀鹤《秋日寄吟友》诗:“蝉树生寒色,渔潭落晓光。”孙景瑞《红旗插上大门岛》:“晓光渐渐显露了。”
【诸】1. 众,许多:~位。~君。~侯。 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 3. 犹“之”:“能事~乎?”。 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 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 6. 姓。
【寺】1. 古代官署名:太常~(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2.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观(guàn )。 3. 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
【塔】1.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佛~。 2. 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水~。灯~。纪念~。金字~。~楼。 3. 姓。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