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贪戏采莲迟释义


【小】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 时间短:~坐。~住。  4. 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 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6. 妾:~房。 典

【姑】1. 称父亲的姐妹:~~。~父。~表(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如“~~兄弟”)。  2. 丈夫的姊妹:小~子。~嫂。  3. 旧时妻称夫的母亲:翁~。舅~。  4. 少女,亦作妇女的通称:~娘(a.未婚少女,“娘”读轻声;b.姑母)。道~。尼~。  5. 暂且,苟且:~且。~息。 典

【贪】◎ 求多,不知足:~玩。~杯(过分好喝酒)。~婪。~污(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恋(十分留恋)。~心。~图。~财。~求。~权。~欲。~得无厌。~赃枉法。

【戏】1.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  2.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 | ◎ 〔於(wū)~〕同“呜呼”。

【采莲】即《采莲曲》。宋曼殊《渔家傲》词:“一曲《採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参见“採莲曲”。即《採莲曲》。南朝梁何逊《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唐孟浩然《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明王世贞《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採莲曲”。

【迟】1. 慢,缓:~缓。~笨。~钝。~疑。~重(zhòng )。~滞。  2. 晚:~到。~暮,~早。推~。延~。  3. 姓。

小姑贪戏采莲迟的用户点评


脑洞萌萌哒

2024-08-03 21:57:38

这句诗还体现出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描写能力。通过“水面静,无人岸”等句式,反映出当时水乡的自然景观。其次,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也十分生动,从娃娃的性别贴切体现出细腻的描绘能力。

幽怨落花

2024-08-03 11:03:21

而这首诗虽然词意简洁,寥寥数语,却包含了颇多哲思。从小姑在采莲时精神上的状态来看,她驰骋于游戏的快乐中,乐趣无穷。然而,她却不会因莲而俯首沉著,而是将游戏的快乐发挥到了极致。说明作者思虑周详,不将一般情致全部鲜明地描摹出来,而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增加诗句的含义,使读者在阅读诗句时能够深入体悟文字之外的含义。

宁静致远

2024-08-02 05:25:01

小姑贪戏采莲迟,水面静,无人岸,逐个嬉皆错。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小姑在采莲的过程中迷失自我,享受游戏的场景。首先,这句诗的词汇精准,使用“贪戏”、“嬉皆错”等词语,展示了小姑的玩乐状态。其次,诗句情趣盎然,从“水面静,无人岸”这一段来看,通过景物描绘,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让读者身临其境。

DreamWhisperer

2024-08-02 03:01:51

此外,从表达手法上看,这句诗使用了反复的手法。小姑的贪戏采莲不能快进,一步一步地叙述,持续的“逐个嬉皆错”,形式上反复呼应了语义的推进,将诗句逻辑结构清楚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同时,由于反复的使用,使得诗句在声音的韵律节奏上也产生了一种美感,读来耐人寻味。

幻影遗忘

2024-07-31 08:27:09

小姑贪戏采莲迟,| 这句诗描写一个贪玩的小姑娘,在采莲时疏于时间,造成迟迟不归,展现出少女天真烂漫的形象。这种形象在唐代诗词中十分普遍,但这句诗在形象塑造方面确实不够生动,犹如未完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