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唐张九龄《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宋曾巩《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清方苞《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1.消散;消释。《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唐皎然《送大宝上人归楚山》诗:“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
【欲】1. 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念。~望。~火。食~。情~。禁~。纵~。 2. 想要,希望:~盖弥彰。~罢不能。~速不达。 3. 需要:胆~大而心~细。 4. 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5. 婉顺的样子。
【挥金】或挥霍钱财。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九:“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唐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三:“挥金应物理,拖玉岂吾身。”明顾起纶《国雅品·闺品》:“今紈綺子,嘑卢挥金,竟坠业倾绪,死而不悔。”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附录《恭辰和韵》:“薈萃吾家翰墨林,相逢何敢吝挥金?”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