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萧萧xiāoxiāo(1)[whinnyandneigh]∶形容马嘶鸣声马鸣萧萧萧萧班马鸣。——唐·李白《送友人》车辚辚,马萧萧。——唐·杜甫《兵车行》(2)[sough;whistle]∶风声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风萧萧(3)[desolate]∶冷落凄清的样子(4)[thin]∶[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漢
【春雨】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唐方干《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明刘基《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2.用以比喻恩泽。明无名氏《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3.曲名。苏曼殊《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浙江潮。”自注:“《春雨》,曲名。”
【密】1.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稠~。茂~。严~。~封。~布。~集。~匝匝。~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 2. 关系近,感情好:~友。~亲。 3. 不公开,不公开的事物:秘~。保~。~谋。~电。~报。~使。~信。~诏。~旨。~探。 4. 精致,细致:精~。细~。致~。~实(细密结实)。 5. 姓。 网
【还】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环绕。 5. 姓。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疏】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 2. 分散:~散。仗义~财。 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 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 5. 不细密,忽略:~忽。 6. 空虚:志大才~。 7. 不熟悉:生~。 8. 粗劣:~食。~粝。 9. 古同“蔬”,蔬菜。 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11. 僧道拜忏时
江山如画
萧萧春雨密还疏,如诗如画,意境深邃,韵味悠长。雨声轻飘,犹如抚慰人心的音乐,诗人妙用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江湖常青
“萧萧春雨密还疏”,这句诗刻画了春雨的变幻之美。以极简的词汇勾勒出大自然的气象奥妙,展示出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感悟。
孤城旧梦
这句诗语言简练,却展现出春雨细腻迷人的特质。"萧萧"道出雨声的轻灵,"密还疏"则揭示雨势的变幻莫测。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天鹅湖畔的白天使
春雨贵于施,而当顺春之意,疏密得宜,有序而有度,不强不弱,正合中国传统审美追求之境。
念念不忘
"萧萧春雨密还疏"这句诗,音韵优美,富有韵律感。"萧萧"处透露出春雨的微风拂拭声,"密还疏"则展现出雨势的变幻无常。整体构思巧妙,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