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 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 6. 使降落:~半旗。~棋。 7. 进入:~海。 8. 投送:~书。 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 10. 谦辞:在~。~官。 11. 颁布:~令。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虎豹】1.喻指残暴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唐韦应物《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西京。”清方文《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2.比喻勇猛的战士。唐罗隐《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3.比喻富有文采。宋黄庭坚《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谢公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4.形容怪石。宋苏轼《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藏】1.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 1. 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