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底黄鹂自好音释义


【叶】1.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菜~。~子。~落归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  2. 像叶子的:铁~。百~窗。  3. 同“页”。  4. 世,时期:初~。末~。  5. 姓。 | ◎ 和洽,合:~韵。

【底】1.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a.下面;b.以后)。海~。~肥。  2. 末了:年~。月~。到~。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蕴。~稿。~版。  4. 图案的基层:白~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 ◎ 同“的”。

【黄鹂】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常被饲养作笼禽。吃森林中的害虫,对林业有益。也叫鸧鹒或黄莺。南朝梁何逊《石头答庾郎丹》诗:“黄鸝隐叶飞,蛺蝶縈空戏。”唐杜甫《绝句》之二:“两箇黄鸝鸣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四月天,黄鹂低鸣。”

【自】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  2. 从,由:~从。~古以来。  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  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好音】1.悦耳的声音。《诗·鲁颂·泮水》:“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汉祢衡《鹦鹉赋》:“采采丽容,咬咬好音。”唐杜甫《蜀相》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鸝空好音。”宋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诗:“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2.也特指乐声。清李渔《风筝误·嘱鹞》:“新诗为我逗琴心,更仗新诗索好音。”3.犹言好消息。《诗·桧风·匪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子其超矣,实慰我心。发言为诗,俟望好音。”唐杜牧《为人题赠》诗之一:“的的新添恨,迢迢絶好音。”《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好兄弟,是

叶底黄鹂自好音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