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分】谓以天上的星宿划分地上的区域。晋左思《蜀都赋》:“九土星分,万国错跱。”2.谓星散。《魏书·崔浩传》:“大军卒至,必惊骇星分,望尘奔走。”《旧唐书·张仲武传》:“威略火烈,胡马星分。”分星。我国古天文学称与某国或某地域相对应的星宿。《汉书·地理志下》:“及《诗·风》陈郑之国,与韩同星分焉。”南朝宋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独静闕偶坐,临堂对星分。”唐刘禹锡《连州刺史厅壁记》:“此郡於天文与荆州同星分。”汉
【北陆】北方之地。北周庾信《枯树赋》:“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倪璠注:“北陆,北方之地也。”唐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树华滋,北陆三秋,风烟摇落;莫不列苹繁於上席,行礼敬於质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2.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孔颖达疏:“日在北陆,为夏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尔雅·释天》:“玄枵,虚也;顓頊之虚,虚也。
【龟】◎ 爬行动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耐饥渴,寿命很长:乌~。~甲(龟的腹甲,可入药,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货币。亦称“龟板”)。 | ◎ 同“皲”。 | ◎ 〔~兹(cí)〕中国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一带。
【蛇】◎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蜕。~行。~蝎。~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添足。 | ◎ 〔委(wěi )~〕见“委2”。 典
【内】1. 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 )。~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 3. 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 ◎ 古同“纳”,收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