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知二叟操钤鎚释义


【心知】心智。知,同“智”。《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陆德明释文:“知,音智。”《旧唐书·柳公绰传》:“寒暑满天地之间,浹肌肤於外;好爱溢耳目之前,诱心知於内。”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性》:“人之血气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诗:“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唐李咸用《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鲁客,难得是心知。”明冯梦龙《山歌·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二】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2. 双,比:独一无~。  3. 两样,别的:~话。不~价。

【叟】◎ 年老的男人:老~。童~无欺。 典

【操】1. 拿,抓在手里:~刀。~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管(执笔,指写作)。~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  2. 控制、掌握:~舟。~纵。  3. 从事:~心。~办。~作。~持。~劳。~之过急。  4.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练。~场。~演。上~。  5.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他~一口闽南音。  6. 行为,品行:~行。~守。  7. 姓。

【钤】1. 印章:~记(旧时印的一种)。  2. 盖印章:~印。~章。  3. 锁:~键(a.锁钥,关键;b。喻机谋)。  4. 兵书,谋略:~决(泛指兵书或谋略)。~谋(计谋)。韬~(中国古代兵法书《六韬》及《玉钤篇》的合称,亦指用兵谋略)。 方言集汇

心知二叟操钤鎚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