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1. 装饰,使完美:~饰。~辞。装~。 2. 整治,恢复完美:~复。~治。~缮(修理)。~浚(修理疏通)。~好。~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剪。 4. 兴建,建造:~建。~筑。 5. 编纂,撰写:~书。~史。~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学。~业。~养。 7. 长(cháng ),高:~长。 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行。~女。 9. 姓。
【厥】1. 气闭,昏倒:昏~。痰~。 2. 其他的,那个的:~父。~后。 3. 乃,于是:“左丘失明,~有《国语》”。 4. 古同“撅”,掘。 5. 古同“撅”,断木。
【典常】法。《易·繫辞下》:“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韩康伯注:“能循其辞以度其义,原其初,以要其终,则唯变所适,是其常典也。”《书·周官》:“其尔典常作之师,无以利口乱厥官。”唐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固合抚绥黎庶,上副天心,蠲减征徭,内荣乡里,而乃横徵暴赋,不奉典常,擅破人家,自丰私室。”郭沫若《祭昆明四烈士》诗:“全民奋起,共树典常。魂其有灵,来格来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