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眉】中的长毛,为长寿的象徵。《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眉寿”毛传:“眉寿,秀眉也。”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故尧秀眉高彩,享国百载。”唐杜牧《商山麻涧》诗:“秀眉老父对罇酒,蒨袖女儿簪野花。”2.清秀的眼眉。《后汉书·郑玄传》:“秀眉明目,容仪温伟。”《新唐书·杨元琰传》:“及长,秀眉美鬚髯,崇肩博颐。”
【方瞳】孔。古人以为长寿之相。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老聃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隔絶,有黄髮老叟五人……瞳子皆方,面色玉洁,手握青筠之杖,与聃共谈天地之数。”唐李白《游太山》诗之二:“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王琦注:“按仙经云:八百岁人瞳子方也。”宋苏轼《子玉以诗见邀同刁丈游金山》诗:“更有方瞳八十一,奋衣矍鑠走山中。”清赵翼《反曤目篇寿王西庄七十》诗:“直至方瞳年,巖电常晶荧。”
【琐】1. 玉声。 2. 细小,零碎:~事。~细。~闻。~碎。~屑。烦~。 3. 连环,连环形花纹:~窗。委曲如~。
【骨】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 1.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碌〕滚动(“碌”读轻
【耸】1. 高起,直立:高~入云。~立。~拔。~峙。 2. 惊动:~动。~人听闻。 3. 聋:~昧(又聋又瞎,引申为昏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