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1.频频飞动貌。《楚辞·九辩》:“驂白霓之习习兮,歷群灵之丰丰。”朱熹集注:“习习,飞动貌。”晋左思《咏史》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唐卢照邻《释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鸟兮其羽习习。”2.微风和煦貌。《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毛传:“习习,和舒貌。”唐吴筠《游仙》诗之十六:“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风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冰心《寄小读者》七:“凉风习习,舟如冰上行。”3.盛多貌。汉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
【下】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 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 6. 使降落:~半旗。~棋。 7. 进入:~海。 8. 投送:~书。 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 10. 谦辞:在~。~官。 11. 颁布:~令。
【庭闱】指父母居住处。《文选·束晳〈补亡〉诗》:“眷恋庭闈,心不遑安。”李善注:“庭闈,亲之所居。”唐张九龄《酬宋使君见诒》诗:“庭闈际海曲,軺传荷天慈。”清刘大櫆《少宰尹公行状》:“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训,言动皆必以礼。”因用以称父母。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闈?”宋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闈。”